尼泊爾大地震一年重建進程緩慢


2015年4月25日,強度7.8級地震重創尼泊爾,十多日後該國再出現另一場7.3級地震。接著的一年,災民在撫平創傷的同時,還要面對燃油危機,令重建工作進一步拖慢。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率領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的學生,在地震後一年重臨這個被地震蹂躪的地方,再次踏足接近第一次地震震央廓爾喀Finam地區的偏遠村落。廓爾喀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北面,這個山區有不少村落位於高山上,需要徒步前往。

一年前,Finam山頭的村落滿是頹垣敗瓦,還有匆匆搭建的帆布帳幕,以及在破爛房屋上用大石塊壓實的鋅片。一年過去,帳幕的帆布受不住風吹雨打,顯然已變得破爛;不少舊居變身為由泥、竹及鋅片搭成的矮屋,而由大石壓著鋅片組合而成的屋頂,舉目皆是。

重臨此地,原本期望看到山上的居民已經逐漸遷入重建後的房屋,有片瓦為他們遮風擋雨;但眼前卻滿是破爛帆布、頹坦敗瓦依舊。有居民瑟縮在泥屋中,探頭瞭解是不是有救援組織將會提供協助,眼神充滿期盼。

坐在山頭上一所學校的舊址,村民Anil Jung Thapa沉著氣說:「政府的承諾完全沒有兌現……我們沒有選擇,只能調整自己的生活以面對目前的困境。」

五十四歲的女士Min Kumaki Thapa也對未來感到憂慮,無論是經濟狀況、住屋,以至日常生活所需。「居無所」實在是他們持續感到精神壓力的源頭。Min Kumaki Thapa無奈地說:「我想要一個家,並不是這些臨時居所……」他們與親戚住在臨時搭建的房屋已經一段時間,現在就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希望可以重建屬於自己的家。

4月下旬,山上的氣溫已達攝氏三十多度,陽光曬在金屬鋅板上閃閃發光,但住在裡面的居民卻熱得難熬;部分臨時房屋由於鋅片密不透風的設計,更增加了疾病的風險。季候風來襲,屋頂也不夠穩固,過去就試過一整塊鋅片被風吹走,險些擊中村民。至於泥屋,居民也擔心在很快來臨的雨季,其堅固程度受不到風雨考驗。

圍繞著災民生活的環境,亦已由大片翠綠的梯田,變為隨時有塌坡危險的黃沙。地震對水資源系統也造成很大的破壞:往日山上有充足的水源,提供源源不絕的清水,讓居民飲用、灌溉和喂飼牲畜;一場地震,令水源(包括部份溫泉和水井)霎時消失,水龍頭下泛起的是一層又一層的沙粒。再加上天下不出雨,就連牲畜都瘦骨嶙峋。

相關媒體報導可參閱以下連結:

香港商報--尼泊爾強震周年 中大師生返災區評估
http://www.hkcd.com.hk/pdf/201604/0426/HZ19426CLCA.pdf

亞太日報--中大CCOUC重訪尼泊爾地震災區
http://zh.apdnews.com/china/hongkong/388873.html

香港01--中大學生視察災區所見:重建緩慢
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18168/-%E5%B0%BC%E6%B3%8A%E7%88%BE%E5%9C%B0%E9%9C%87%E4%B8%80%E5%91%A8%E5%B9%B4-%E4%B8%AD%E5%A4%A7%E5%AD%B8%E7%94%9F%E8%A6%96%E5%AF%9F%E7%81%BD%E5%8D%80%E6%89%80%E8%A6%8B-%E9%87%8D%E5%BB%BA%E7%B7%A9%E6%85%A2

 

photo 1
Phot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