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強烈熱帶風暴「天鴿」影響,香港天文台於上月22日錄得攝氏36.6度高溫,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濕地公園溫度更達39度。高溫不但令人難受,研究更顯示,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感染的死亡人數,會隨著氣溫而上升。
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一直致力研究氣候與健康相關的課題。有見近年極端天氣頻繁出現,研究所最近製作「熱到爆凍到震健康系列」短片,以輕鬆有趣、簡單易明的方法,向公眾介紹氣溫與健康關係方面的研究結果,傳播備災和健康生活的信息,藉此提醒城市人重視氣候變化、環境和健康的相關影響。
「熱到爆凍到震健康系列」由五段短片組成,涵蓋五個主題,包括:1)死亡篇、2)熱島效應篇、3)入院篇、4)求助篇,以及5)健康協同效應篇。影片以圖表和動畫表達我們的相關研究成果,讓公眾容易理解,並增加趣味性和感染力。(短片簡介可參閱附件)
中、英文版本的短片已上載至網站 (http://www.ccouc.ox.ac.uk/video) 。短片亦燒錄至DVD,寄贈各個政府部門(包括香港天文台、教育局、食物及衛生局、環境局等),以及各相關諮詢機構、區議會、非政府組織和各中學。短片亦會在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和多個國際會議上播放。
熱到爆凍到震健康系列」短片簡介
當氣溫高於攝氏28.2度,每上升攝氏1度,當天死亡人數即會上升1.8%。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感染的死亡人數在高溫天氣下顯著上升。要留意的是,研究期間(1998-2006)有約1/5的日子氣溫高於攝氏28.2度;而單單在2016年,就有23%的日子氣溫高於這個臨界溫度。在寒冷季節,低溫天氣對人體的影響有所滯後,氣溫下降與死亡人數增加這個關係持續約三週。寒冷季節時,每日平均溫度下降攝氏1度,其後三週累積死亡人數即上升3.8%,長者尤其高危。 | |
「熱島效應」是由於城市密度高,建築物阻礙空氣流通,交通工具和工業活動排放的大量熱力無法有效散發,造成晚間市區氣溫下降得比郊區慢。於高熱島效應地區,當連續5日平均氣溫高於29度,其後每上升攝氏1度,自然死亡人數會上升4.1%。 | |
當溫度高於攝氏29度,其後每上升攝氏1度,入院人數即會增加4.5%;而在寒冷天氣,每日平均溫度每下降攝氏1度,入院人數即增加1.4%。一些疾病與極端天氣有莫大關聯,包括哮喘、手足口病、中風、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臟衰竭。當極端天氣來臨時,醫院和診所應該保持警惕,除醫療人員外,其他公共服務單位亦應及時為社會高風險人士,提供充足的支援服務。 | |
在炎熱季節,當天最高氣溫超過攝氏32度時,平安鐘求助電話數量會顯著上升,約半數的求助與頭暈、呼吸短促及疼痛等症狀相關,而女性對高溫更為敏感。 CCOUC於2016年年初的寒潮期間,進行了大型全港電話訪問,1,017名受訪者當中,有683人(67.2%)在寒潮期間感到身體不適,但曾經尋求醫療處理的只有134人(13.2%),當中17人 (12.7%) 自行購買西藥。最常見的不適包括骨骼肌肉疼痛(42.3%),呼吸系統症狀(23.0%),心血管系統症狀則較少(6.9%)。 | |
減少碳排放的行為,例如以單車或步行取代乘車,以及減少吃肉等,均可產生健康協同效益。CCOUC的研究發現,年齡越大的人,經常實行環保減碳並且有益健康的行為的比例越高,這跟較多年輕人實行環保生活習慣的一般印象剛好相反;男性和單身人士經常實行的比例也較低。在社區中,減少包裝及購物袋是較多人每天都做的減碳行為(70.1%)。受訪者中只有3.5%為素食者,差不多一半非素食者(49%)從未想過每週起碼茹素一次,當中尤以男性為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