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仙台减灾框架2015-2030」国际研讨会

(点击此处下载完整报告 (只有英文版))。

紧接2015年3月14 至18日在日本仙台市(即四年前在311东日本大地震中受灾的主要城市)举行的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及全球卫生中心于2015年3月23日举办了「2015年后减灾框架在亚洲的实施」研讨会,是这次联合国减灾大会结束后首个举办的同类型国际研讨会,为框架在亚洲的实施提供前瞻性和行动为本的策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院长杨永强教授在研讨会上向超过100名来自香港、中国和英国的学者、政府官员和非政府机构代表致欢迎辞。

沈祖尧教授表示,2015年后减灾框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文件。它令减灾及提升灾难抗逆能力成为国际议程的优先项目。

杨永强教授补充说,2015年后减灾框架强调健康和减低灾难的负面健康影响,令它更具意义和重要性。

香港赛马会灾难防护应变教研中心总监洪矶正医生指出,香港是东亚其中一个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人口密度比纽约高30倍,因而面对很高的灾害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卫生中心总监陈英凝教授介绍:「这次研讨会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各个持份者能就减少灾害风险作更深入的对话与讨论。除了政府和学术界,非政府机构和媒体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把有关灾害风险的信息和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关键。」

由联合国减灾署(UNISDR)主办的第三次联合国减灾大会,通过了「2015年后减灾框架」,并正式将其命名为「仙台减灾框架2015-2030」。超过8,000名来自各联合国成员国及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与会,并有几千人在提升国家和社区抗灾力的旗帜下参加各项相关活动。CCOUC派出五人代表团出席会议,CCOUC所长陈英凝教授并作两次演讲。(http://www.unisdr.org/we/coordinate/wcdrr)

「2015年后减灾框架」将取代2005年第二次联合国减灾大会后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兵库行动框架2005-2015」。「兵库行动框架」是解释及阐述不同界别机构须采取甚么措施去减低灾难造成的损失的首份国际文件。它是由各减灾合作伙伴(包括各国政府、国际机构、灾难专家等)协商后拟定的共同减灾协调机制,其目标是通过加强国家及社区的灾难抗逆能力,大幅减低灾难造成的人命、社会、经济及环境损失。联合国大会在2012年决定召开第三次联合国减灾大会,检讨「兵库行动框架」的实施情况,并采纳「2015年后减灾框架」。

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及英国的专家,于研讨会分享了他们对「仙台减灾框架2015-2030」的卓见,详情如下:

讲题:「2015年后减灾框架」:科学、技术和公共卫生对实施减灾框架的作用

联合国减灾署科学及技术顾问团副主席、英格兰公共卫生厅全球减灾顾问Professor Virginia Murray指出,仙台减灾框架提出了四项优先行动,包括:了解灾害风险;加强灾害风险管理;投资于减灾以提升灾难抗逆能力;加强备灾以作出有效的灾害应变,在恢复、善后和重建方面达至「比原来更好」。她赞扬中国在改善世界对灾害风险了解方面的承担,包括让国际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Integrated Research on Disaster Risk,IRDR)的国际项目办公室设在北京。她也高度评价CCOUC过去几年在中国农村进行的提升灾害准备能力的工作。

讲题:「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风险」

香港中文大学环境、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EES)所长、香港中文大学AXA地理与资源管理学讲座教授刘雅章教授强调,日益上升的灾害风险对香港的影响: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大风暴潮的发生频率急剧上升,由现时的20年一次增加到本世纪中叶的5-10年一次,到本世纪末更增至每3年一次。3米高的大风暴潮将淹没珠江三角洲很多低洼的已发展地带。

讲题:「中国内地减灾与灾害卫生应急工作简介」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公室应急处理处处长李正懋先生指出,中国目前的减灾策略与仙台行动框架正不谋而合。例如,中国正建设卫生应急方面的专家队伍以提高灾害准备和灾难抗逆能力,相关队伍于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与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迅速到达灾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讲题:「云南省鲁甸县地震后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简介」

中国云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主任李琼芬博士呼应李正懋处长关于中国抗灾能力建设时提及,云南省疾病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变团队在2014年鲁甸地震发生期间,第一次部署了自给自足的流动医疗站和传染病防治设备,更有效地在灾后防治传染病。

讲题:「香港和中国内地灾害健康风险的主观认知和准备」

香港中文大学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全球卫生中心总监陈英凝教授说,当前的挑战是要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以提高人们的灾害风险认知,及把信息和知识转化为有效的政策和实际前线计划。以CCOUC最近的一项研究为例,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化实际上已经使极端高温成为其中一项主要的灾害风险,只有1.2% 的受访者认为极端高温是严重的灾害威胁。陈教授也指出,香港作为一个被摩天大厦围绕的垂直城市,有特殊的风险。  

下午的闭门讨论环节有超过五十位参加者,为学界、政府和非政府持份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去讨论各个界别如何在各自的领域为实施「仙台减灾框架2015-2030」作出贡献,尤其是框架中的四项优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