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烈热带风暴「天鸽」影响,香港天文台于上月22日录得摄氏36.6度高温,是自1884年有纪录以来最高,湿地公园温度更达39度。高温不但令人难受,研究更显示,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感染的死亡人数,会随着气温而上升。
香港中文大学 (中大) CCOUC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一直致力研究气候与健康相关的课题。有见近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研究所最近制作「热到爆冻到震健康系列」短片,以轻松有趣、简单易明的方法,向公众介绍气温与健康关系方面的研究结果,传播备灾和健康生活的信息,藉此提醒城市人重视气候变化、环境和健康的相关影响。
「热到爆冻到震健康系列」由五段短片组成,涵盖五个主题,包括:1)死亡篇、2)热岛效应篇、3)入院篇、4)求助篇,以及5)健康协同效应篇。影片以图表和动画表达我们的相关研究成果,让公众容易理解,并增加趣味性和感染力。(短片简介可参阅附件)
中、英文版本的短片已上载至网站 (http://www.ccouc.ox.ac.uk/video) 。短片亦刻录至DVD,寄赠各个政府部门(包括香港天文台、教育局、食物及卫生局、环境局等),以及各相关咨询机构、区议会、非政府组织和各中学。短片亦会在中大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和多个国际会议上播放。
「热到爆冻到震健康系列」短片简介
当气温高于摄氏28.2度,每上升摄氏1度,当天死亡人数即会上升1.8%。因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感染的死亡人数在高温天气下显著上升。要留意的是,研究期间(1998-2006)有约1/5的日子气温高于摄氏28.2度;而单单在2016年,就有23%的日子气温高于这个临界温度。在寒冷季节,低温天气对人体的影响有所滞后,气温下降与死亡人数增加这个关系持续约三周。寒冷季节时,每日平均温度下降摄氏1度,其后三周累积死亡人数即上升3.8%,长者尤其高危。 | |
「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密度高,建筑物阻碍空气流通,交通工具和工业活动排放的大量热力无法有效散发,造成晚间市区气温下降得比郊区慢。于高热岛效应地区,当连续5日平均气温高于29度,其后每上升摄氏1度,自然死亡人数会上升4.1%。 | |
当温度高于摄氏29度,其后每上升摄氏1度,入院人数即会增加4.5%;而在寒冷天气,每日平均温度每下降摄氏1度,入院人数即增加1.4%。一些疾病与极端天气有莫大关联,包括哮喘、手足口病、中风、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衰竭。当极端天气来临时,医院和诊所应该保持警惕,除医疗人员外,其他公共服务单位亦应及时为社会高风险人士,提供充足的支持服务。 | |
在炎热季节,当天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2度时,平安钟求助电话数量会显著上升,约半数的求助与头晕、呼吸短促及疼痛等症状相关,而女性对高温更为敏感。 CCOUC于2016年年初的寒潮期间,进行了大型全港电话访问,1,017名受访者当中,有683人(67.2%)在寒潮期间感到身体不适,但曾经寻求医疗处理的只有134人(13.2%),当中17人 (12.7%) 自行购买西药。最常见的不适包括骨骼肌肉疼痛(42.3%),呼吸系统症状(23.0%),心血管系统症状则较少(6.9%)。 | |
减少碳排放的行为,例如以单车或步行取代乘车,以及减少吃肉等,均可产生健康协同效益。CCOUC的研究发现,年龄越大的人,经常实行环保减碳并且有益健康的行为的比例越高,这跟较多年轻人实行环保生活习惯的一般印象刚好相反;男性和单身人士经常实行的比例也较低。在小区中,减少包装及购物袋是较多人每天都做的减碳行为(70.1%)。受访者中只有3.5%为素食者,差不多一半非素食者(49%)从未想过每周起码茹素一次,当中尤以男性为甚。 |